第三百零八章 詳解青花史
關燈
小
中
大
“隆慶時期由於時間短,因而器物也少,大器、帶年款器則更少。因為時代更疊快,發展的進度便也不太明顯。”
唐順清著嗓子,始終如一,認真肅然的講述著:“所以這個時代的青花,青料依舊延用回青,其呈色穩定、純正,藍中泛紫,卻不像嘉靖器般紫得厲害。”
“紋飾與嘉靖朝相近,因以小件器為主,胎、釉則較細膩。多六角、八角等造型。官窯器的款識有‘大明隆慶年造’和‘隆慶年造’兩種,不見‘制’款。”
“民窯器款有‘隆慶年造’或‘制’四字款,吉語款有萬福攸同、福壽康寧等,頌語款有富貴佳器等。”
“青花用料回青的工藝,一度延續到萬歷時期。直到萬歷中晚期改用石子青及浙料,多淡描青花。”
“萬歷青花紋飾除傳統的外,還流行錦地開光紋飾。其紋飾布局繁密,主題不清。另外,福祿壽字為紋飾的逐漸多見。”
“瓶類器物則較多見鏤空、套活環等工藝。器型除傳統的外,還出現了壁瓶。其胎質較粗,釉色白中泛青。款識多見‘大明萬歷年造’,也有‘大明萬歷年制’、‘萬歷年造’。”
“這個時代的青花款識,漸漸地多寄托款。其中以宣德、成化、嘉靖朝款識為主。因此,總的來說其工藝水平較前退步。”
說到這裏,唐順吐了口氣,似乎在惋嘆。
似乎感受到唐順的心情,章立寶和霍元偉等人也都是忍不住的唏噓。
唏噓片刻,唐順理清思緒,繼續講道:“明末天啟、崇禎時由於政治動蕩,導致百業雕敝,陶瓷業也蕭條冷清。”
“天啟十九年以後朝廷更沒有下令造官窯器,因此天啟年款器甚少。所存之器落款,主以‘大明天啟年制’為主,也有‘天啟年制’款。”
“民窯器中各種圖記款、堂名款、吉語款、頌語款增多。如玉堂佳器、萬福攸同等。多是寄托款,有永樂、宣德、成化、天順、正德、嘉靖等朝的,其中寄托天順款的唯有天啟。”
“這個時期的紋飾仍以傳統紋飾為主,但道教內容的紋飾較萬歷時代漸少,畫意且粗率。此期的紋飾較疏朗,生活氣息較重。”
“器物胎體厚重、胎質粗松、器形不規整、器底粘砂、塌底、跳刀痕等明顯缺陷,已成時代特征。”
輕聲一嘆,唐順唏噓道:“青花不斷延續,至崇禎時期已經漸無官款器。所存器型不多,以缽式爐常見。此外還有碗、杯、瓶、花觚等。”
“青料依舊延用石子青、浙料等。其發色粗,多暈散、唯有精品才稍顯穩定。紋飾圖案除傳統題材外,高士圖尤其多見。”
“偶有嬰戲圖紋飾,但圖中小孩頭大腳小比例不諧調。山水人物圖、中秋草、括號雲、小太陽等為典型特色。胎質粗疏。釉色白中閃青,有的發灰。”
“總之,明末時期,青花工藝漸漸沒落,愈發不及前朝,已現頹勢。”
唐順喟然一嘆,但很快重整心緒,淡然笑道:“所幸,頹勢不長,在清初順治朝時期,便開始出現覆蘇的趨勢。”
“雖然因為順治朝治世不長,工藝並未徹底覆興。但卻承前啟後,為後來康熙時期的巔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”
“順治青花器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:其器型較少,主要有爐、觚、瓶、大小盤、碗、罐等。”
“胎體總的來說較粗糙,大器如爐、大盤、觚等胎體厚重。小器如小盤、碗等胎體則較輕薄。但也有個別器物胎質細膩、致密的,可見糯米狀。”
“底釉多白中閃青,有的還略顯泛灰,釉層稀薄。青花料應是浙料和石子青兩種並用,致使發色有的青翠、有的青藍。”
“其中爐的青花發色多顯青翠,其它器物的發色多顯灰藍。紋飾多見花鳥、山水、洞石、秋草、江上小舟、怪獸、瑞獸、芭蕉、雲氣等。”
“大盤器物則喜歡在口沿處畫一青花線圈,再在圈內畫主體紋飾。小盤多在盤面一側畫一片梧桐葉,另一側書‘梧桐一葉落,天下盡皆秋’等相近的詩句。”
“瓶、觚、罐等大器也喜歡用青花線作紋飾的分隔。畫法以勾勒、平塗、渲染、線描相結合。”
“繪畫筆調隨意,雖然比晚明時工整,但仍未見康熙時的嚴謹、細致的作風。”
“畫面布局較豐滿,尤其是大盤、罐、瓶、觚等類器物,開始出現皴法和濃淡色階的變化,只是尚不成熟。”
“瓶、觚等多平砂底,盤、碗、罐等底部多見縮釉點,底足粘砂較常見。碗的底部多跳刀痕。民窯器多、官窯器少,而且有年款的器物也不多。”
講述到此,唐順的神情,開始漸漸飛舞,臉頰笑意漸漸明朗。
他清了清嗓子,咽了口唾沫,才繼續講解道:“也許是否極泰來,青花工藝經過多年落魄,終在康熙時期迅速覆蘇。”
“因為康熙朝時間跨度長,給予青花工藝充足的時間覆興。在這期間,青花工藝器物類型逐漸豐富,工藝水平恢覆巔峰。”
“這個時期的青花工藝,主要使用浙料和珠明料,前期青花發色較灰暗,中期以後青幽翠藍、明快亮麗。”
“紋飾畫法早期以單線平塗為主,氣勢粗獷。中期以後則勾勒、渲染、皴法等並用,繪畫精細,並以青花色階而備受推崇。”
“紋飾題材多樣,有山水人物、龍鳳花鳥、魚蟲走獸、詩文、博古等。其中最具時代特點的是冰梅、耕織圖、刀馬人、雙犄牡丹等。”
“圖案留白邊,較其他朝代更明顯。胎質密細白膩,呈糯米糕狀。釉硬,與胎結合緊密,見桔皮或棕眼。”
“青花釉色早期白中閃青,中期以後亮白。器型除日用器外,觀賞瓷大量增多,典型的器物造型有蓋罐、鳳尾尊、花觚、象腿瓶、筆筒等。”
“器物的底足也有極強的時代特征,琢器多二層胎底,筆筒多玉璧底,圈足早期的多是兩邊斜削的較尖的‘鯽魚背’底。”
“中期以後基本上是圓潤的‘泥鰍背’底,大盤類多雙圈底。這種底從明末和順治時出現,流行至康熙中期。”
“款識種類多樣,早期多用幹支款,年款多用楷書,中期以後各種堂名款、圖記款、花押款流行,並流行至雍正。仿款、寄托款也較多見,尤其以仿嘉靖款居多……”
【作者題外話】:第三更~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唐順清著嗓子,始終如一,認真肅然的講述著:“所以這個時代的青花,青料依舊延用回青,其呈色穩定、純正,藍中泛紫,卻不像嘉靖器般紫得厲害。”
“紋飾與嘉靖朝相近,因以小件器為主,胎、釉則較細膩。多六角、八角等造型。官窯器的款識有‘大明隆慶年造’和‘隆慶年造’兩種,不見‘制’款。”
“民窯器款有‘隆慶年造’或‘制’四字款,吉語款有萬福攸同、福壽康寧等,頌語款有富貴佳器等。”
“青花用料回青的工藝,一度延續到萬歷時期。直到萬歷中晚期改用石子青及浙料,多淡描青花。”
“萬歷青花紋飾除傳統的外,還流行錦地開光紋飾。其紋飾布局繁密,主題不清。另外,福祿壽字為紋飾的逐漸多見。”
“瓶類器物則較多見鏤空、套活環等工藝。器型除傳統的外,還出現了壁瓶。其胎質較粗,釉色白中泛青。款識多見‘大明萬歷年造’,也有‘大明萬歷年制’、‘萬歷年造’。”
“這個時代的青花款識,漸漸地多寄托款。其中以宣德、成化、嘉靖朝款識為主。因此,總的來說其工藝水平較前退步。”
說到這裏,唐順吐了口氣,似乎在惋嘆。
似乎感受到唐順的心情,章立寶和霍元偉等人也都是忍不住的唏噓。
唏噓片刻,唐順理清思緒,繼續講道:“明末天啟、崇禎時由於政治動蕩,導致百業雕敝,陶瓷業也蕭條冷清。”
“天啟十九年以後朝廷更沒有下令造官窯器,因此天啟年款器甚少。所存之器落款,主以‘大明天啟年制’為主,也有‘天啟年制’款。”
“民窯器中各種圖記款、堂名款、吉語款、頌語款增多。如玉堂佳器、萬福攸同等。多是寄托款,有永樂、宣德、成化、天順、正德、嘉靖等朝的,其中寄托天順款的唯有天啟。”
“這個時期的紋飾仍以傳統紋飾為主,但道教內容的紋飾較萬歷時代漸少,畫意且粗率。此期的紋飾較疏朗,生活氣息較重。”
“器物胎體厚重、胎質粗松、器形不規整、器底粘砂、塌底、跳刀痕等明顯缺陷,已成時代特征。”
輕聲一嘆,唐順唏噓道:“青花不斷延續,至崇禎時期已經漸無官款器。所存器型不多,以缽式爐常見。此外還有碗、杯、瓶、花觚等。”
“青料依舊延用石子青、浙料等。其發色粗,多暈散、唯有精品才稍顯穩定。紋飾圖案除傳統題材外,高士圖尤其多見。”
“偶有嬰戲圖紋飾,但圖中小孩頭大腳小比例不諧調。山水人物圖、中秋草、括號雲、小太陽等為典型特色。胎質粗疏。釉色白中閃青,有的發灰。”
“總之,明末時期,青花工藝漸漸沒落,愈發不及前朝,已現頹勢。”
唐順喟然一嘆,但很快重整心緒,淡然笑道:“所幸,頹勢不長,在清初順治朝時期,便開始出現覆蘇的趨勢。”
“雖然因為順治朝治世不長,工藝並未徹底覆興。但卻承前啟後,為後來康熙時期的巔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”
“順治青花器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:其器型較少,主要有爐、觚、瓶、大小盤、碗、罐等。”
“胎體總的來說較粗糙,大器如爐、大盤、觚等胎體厚重。小器如小盤、碗等胎體則較輕薄。但也有個別器物胎質細膩、致密的,可見糯米狀。”
“底釉多白中閃青,有的還略顯泛灰,釉層稀薄。青花料應是浙料和石子青兩種並用,致使發色有的青翠、有的青藍。”
“其中爐的青花發色多顯青翠,其它器物的發色多顯灰藍。紋飾多見花鳥、山水、洞石、秋草、江上小舟、怪獸、瑞獸、芭蕉、雲氣等。”
“大盤器物則喜歡在口沿處畫一青花線圈,再在圈內畫主體紋飾。小盤多在盤面一側畫一片梧桐葉,另一側書‘梧桐一葉落,天下盡皆秋’等相近的詩句。”
“瓶、觚、罐等大器也喜歡用青花線作紋飾的分隔。畫法以勾勒、平塗、渲染、線描相結合。”
“繪畫筆調隨意,雖然比晚明時工整,但仍未見康熙時的嚴謹、細致的作風。”
“畫面布局較豐滿,尤其是大盤、罐、瓶、觚等類器物,開始出現皴法和濃淡色階的變化,只是尚不成熟。”
“瓶、觚等多平砂底,盤、碗、罐等底部多見縮釉點,底足粘砂較常見。碗的底部多跳刀痕。民窯器多、官窯器少,而且有年款的器物也不多。”
講述到此,唐順的神情,開始漸漸飛舞,臉頰笑意漸漸明朗。
他清了清嗓子,咽了口唾沫,才繼續講解道:“也許是否極泰來,青花工藝經過多年落魄,終在康熙時期迅速覆蘇。”
“因為康熙朝時間跨度長,給予青花工藝充足的時間覆興。在這期間,青花工藝器物類型逐漸豐富,工藝水平恢覆巔峰。”
“這個時期的青花工藝,主要使用浙料和珠明料,前期青花發色較灰暗,中期以後青幽翠藍、明快亮麗。”
“紋飾畫法早期以單線平塗為主,氣勢粗獷。中期以後則勾勒、渲染、皴法等並用,繪畫精細,並以青花色階而備受推崇。”
“紋飾題材多樣,有山水人物、龍鳳花鳥、魚蟲走獸、詩文、博古等。其中最具時代特點的是冰梅、耕織圖、刀馬人、雙犄牡丹等。”
“圖案留白邊,較其他朝代更明顯。胎質密細白膩,呈糯米糕狀。釉硬,與胎結合緊密,見桔皮或棕眼。”
“青花釉色早期白中閃青,中期以後亮白。器型除日用器外,觀賞瓷大量增多,典型的器物造型有蓋罐、鳳尾尊、花觚、象腿瓶、筆筒等。”
“器物的底足也有極強的時代特征,琢器多二層胎底,筆筒多玉璧底,圈足早期的多是兩邊斜削的較尖的‘鯽魚背’底。”
“中期以後基本上是圓潤的‘泥鰍背’底,大盤類多雙圈底。這種底從明末和順治時出現,流行至康熙中期。”
“款識種類多樣,早期多用幹支款,年款多用楷書,中期以後各種堂名款、圖記款、花押款流行,並流行至雍正。仿款、寄托款也較多見,尤其以仿嘉靖款居多……”
【作者題外話】:第三更~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